中华数字艺术城是半岛彩票体育和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建设的“网上文联 智慧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华数字艺术城和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为核心架构,建设美术、书法、摄影、非遗艺术等文艺行业数据汇聚平台和综合业务服务平台,集合文艺资源采集、存储、传播、应用与艺术业务运营于一体,形成虚拟空间艺术服务综合体,搭建全流程、多维度、综合化服务链,推动美术、书法、摄影、非遗艺术等行业多样化业务开展和大数据生产、传播、应用,培育云典藏、云展览、云交易、云美育、云鉴证、云场馆、虚拟艺术地产运营等全新业态,推动艺术业务上云、用数、赋智,为网络空间提供更多优质艺术业务和艺术资源。
目前中华数字艺术城建成的云展览、云典藏功能已广泛服务于各级文联组织和艺术家展览业务,每年推出数十场重要展览,成为文联组织和艺术家举办展览的重要阵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
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中华数字艺术城3D展馆
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360°全景展厅
中华数字艺术城平台“云展览”服务以新媒体技术手段,通过3D虚拟展厅和360°全景展厅两种VR方式,把线下展览形态完全模拟到线上“云”空间,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深度融合。平台开展艺术名家大家宣传、优秀文艺人才推选、精品文艺作品传播和数据应用分析,丰富、高效、便捷的方式为文联系统组织、文化机构、广大文艺工作者及文艺爱好者提供网上办展观摩服务,发扬文艺深厚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呈现。
助力文艺精品线上推介
数字技术融合现代文艺审美,是把价值内容与技术元素融合再炼,无论作品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仍是真正吸引受众的核心。中华数字艺术城平台运行以来,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艺”战疫、决战脱贫攻坚、文艺评奖等重大主题,组织推出了170多场线上展览推介传播活动,浏览量突破400万人次,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助力文化艺术界开展优质文艺作品线上推介阵地建设,推动中国文化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被喜爱、被接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云展览”
线上展览既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点击展览名称了解详情)等庆祝建党百年的宏大历史主题展厅,全面立体呈现文联系统丰富多彩的建党百年主题文艺活动;
以“艺”战疫主题系列文艺“云展览”
也有像以“艺”战疫——文艺云‧中华数字艺术城(美术摄影书法)战疫主题作品专题展、“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防控疫情‧万众一心”主题书法网络展(点击展览名称了解详情)等以“艺”战疫的主题展厅,呈现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同题材的优秀战疫主题作品,集中展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抗击疫情的精神风貌;
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文艺“云展览”
还有像决胜全面小康——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晴朗的天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新生活主题摄影展览、中国力量——脱贫攻坚书法大展(点击展览名称了解详情)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展览形式,积极反映和记录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不同主题的系列线上展览,通过视听唤醒、文本阅读、艺术表现、立体叙事、交流分享等综合的观展模式,致力于引导观众聚焦展品本身,真正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展览本体的审美愉悦与精神震撼。
推动新型文艺传播生态构建
迎接5G风口,中华数字艺术城平台“云展览”服务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技术迭代、运营管理、品牌传播、版权保护、常态化合作等机制,以中国文艺网为展示窗口,构建网上观展办展综合性服务体系,共同打造文艺作品网上展示传播新生态,提升文联重大品牌活动、主流文艺作品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效展开文联系统“云办展、云观展、云存储”模式普及化应用实践。
“云办展”是互联网时代文联工作模式的丰富与开拓。中华数字艺术城平台通过登录注册、会员认证、展览申办、资质审核等应用功能,依托“文艺云”,可以做到快捷建馆、跨屏浏览、漫游观展、交互体验,并实现永不闭馆、永不落幕的展陈效果,为用户提供系统化、便捷化网上展览服务。
“云观展”是互联网时代文艺传播空间的扩大与延伸。“上云”“用数”观展,打破了线下展览时间、空间的局限,利用角色扮演、场景交互、多人在线、漫游体验、数据检索等功能,实现观展模式的人性化、沉浸式,创新了文艺作品生产创作传播模式。
“云存储”是互联网时代资源有效备份的便利与保障。平台与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打通,通过同步汇集有效整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字资源,实现与各级文联组织和合作艺术家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传播应用,将更好地推动优质文艺作品创作、展示、评论、传播,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赋予人们精神生活新审美
朱立元在《美学》中讲到:“艺术鉴赏是一种需要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和文化修养的审美活动。”中华数字艺术城“云展览”平台以新创意和新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当代价值观相结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生趣和新生命。比如,2019年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2020年的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展和2021年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点击展览名称了解详情)等重大奖节“云展览”的推出,着力实现了展览线下线上的立体化呈现,而线上展览的永不落幕则弥补了线下展览展期限制。
文艺评奖主题系列文艺“云展览”
对参展作者来说,全景展厅式的艺术鉴赏形式,不仅是一次全面展现个人艺术水准的机会,亦能通过交互沉浸的模式进行在线交流,对艺术爱好者而言也无疑是件好事。一方面,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立体化参观展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当今艺术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观者把握当今艺术主线,从而达到提升自身创作水平的效果;另一方面,文艺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通过观看线上展厅,还可以感受艺术的形式美,从这个角度出发,亦能为他们创作带来一些灵感。
“无尽意•痕——冯远绘画艺术展”360°全景展厅
正如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记述:“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所以说,“云展览”服务不是简单重复再现传统文化,而是以新技术为手段,依托传统文化要素,将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交互方式,搬到了另一种感觉世界,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正确引导人们接受当代文艺美学理念,同时也赋予文艺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再现当代文化审美价值和审美精神。
中华数字艺术城的建设将促进优秀传统文艺的超时空传播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为中华数字艺术城全面建设提供了强大驱动,中华数字艺术城项目将进入全面建设、提质增效阶段,打造行业级“艺术元宇宙”,为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网络文明建设、文艺新境界开拓,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