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专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杨启舫
0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杨启舫

  渠清如许,离不开源头活水,花开锦绣,离不开阳光雨露。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更离不开科学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多个层面诠释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了新时代文艺应有的使命担当,指出了文艺的人民性属性,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了谁”“依靠谁”“由谁评判”等一系列的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让我们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找到了不竭的思想之源,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找到了发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身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一名创作员,我理解“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首先从身边最熟悉的生活写起,立足打造“铁”字号文艺精品。近年来,我与团里的同事合作创作了近百首铁路题材的“铁字号”歌曲作品,从展现中国铁路历史进程的《人民铁路为人民》《追梦之路》《坐着高铁看中国》到反映铁路一线职工风采的《动车姑娘》《你好列车长》《金火车银火车》,再到为庆祝中老铁路通车创作的《友谊的彩虹》,为世界首条环撒哈拉沙漠铁路通车、讴歌民族团结创作的《同心圆》,以及表达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给沿线人民生活带来富裕变化的《高铁来了》《顺起来》《新疆高铁亚克西》等。正如我与作曲家徐豪共同创作的歌曲《最美铁路人》中所唱的那样“我问远方的路,什么是最美,风驰电掣追星赶月,最美是无怨无悔。我问赶路的人,什么最可贵,默默耕耘早出晚归,最贵是用爱伴随”,这首歌曲用“远方的路”这些具有铁路行业特点的意象展现他们的“默默耕耘、早出晚归,用爱伴随”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来追寻美的核心。我希望通过对“最美铁路人”群体形象的塑造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这首歌曲在央视“闪亮的名字——2021最美铁路人”发布仪式上发布后迅速在广大铁路职工中传唱。目前,歌曲的MV一直在全国铁路沿线的候车大厅与客运车厢中反复播放,为宣传讴歌新时代中国铁路人的奉献精神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刻理解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文化自强”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是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而“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

  近年来,我多次参加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中国音协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文化润疆”、文艺志愿扶贫、文艺轻骑兵演出小分队等文化创作采风活动。在一次次深入基层边疆的实践过程中历练自己,懂得了只有立足本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是提高创作质量的必由之路。在由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原创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原创交响合唱《百年放歌》等活动的采风过程中,常常能够听到沿途百姓传唱和播放我们身边艺术家们创作的歌曲。看到我们的艺术创作成果被老百姓喜欢和传唱,便更加坚定了我们写人民、唱人民、为人民而歌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10月,在参加中国音协组织的“新歌唱新疆”创作采风过程中,我们来到南疆的第一站喀什时已经是日落时分,大家放下行李后便迫不及待地出去走走。当我们来到喀什的夜市时,一下子就被那里其乐融融的场面给吸引住了。百姓们一张张欢乐洋溢的脸上,是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我当即就和同行的作曲家李凯稠商量要以《喀什的夜》为题创作一首歌。回来后,我以一个旅行者的视角,跟随着“驼铃声叮叮咚咚”的声音一起融入喀什这座“不打烊的巴扎”。沿着高台民居、百年茶馆、敲敲打打的铁匠铺、岁月斑驳的老城墙行走,直到“被古丽戴着的花朵帕,挡住行走的步伐”。最后发出了“当石榴汁红成天边晚霞,我们带着歌声回家吧”的美好邀约。歌曲质朴、简约、真诚,一经推出便很快被广大群众喜欢和认可。目前这首《喀什的夜》已经在各大媒体平台和网络上持续热播,成为人们到新疆旅行的旅游歌单中常备曲目。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因此,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创作者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以“文艺的人民性”为思想素养和创作态度来聚焦文艺精品、攀登艺术高峰、投身艺术创新,就能够真切地领会到“人民是文艺之母”的思想精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我在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中国音协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原创交响合唱《百年放歌》中,与作曲家王备合作了以歌颂新中国各行各业几代建设者接续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表演唱《永远是年轻》。我们将歌曲的四位演唱者分别化身为工人、农民、科学家、宇航员等角色,以手风琴和一声轻快的喇叭声引出热情欢快的旋律,用“我把第一辆大解放,开进新中国的黎明。我用第一口争气井,迎来共和国的大庆。我用红旗渠的清泉,证明骨头比顽石硬。我把心中的东方红,唱成夜空中最亮的星”这样情景式、戏剧化、角色化的合唱、轮唱把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争先锋做表率的群像一一加以呈现。歌曲通篇洋溢着在党的领导下劳动人民战天斗地、不畏艰险的劳动热情和当家作主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释放出巨大的创造热情。

  在一次次的创作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内涵的理解。明白了“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哲理。我们唱给人民的歌曲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取之不尽的节拍、用之不竭的旋律。“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是我们追寻艺术梦想的丰沛源泉。有这样的源头活水,我们新时代的文艺百花园必将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美丽画面。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也一定能够把火热的创作热情同人民融为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融入到动听的旋律中,为人民歌唱,为时代放歌。

  (作者系中国音协理事、著名词作家)

(编辑:白安琪)
会员服务

Baidu
map